第58章

推荐阅读: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暖婚33天随身系统:暴君,娶我

一秒记住【墨缘文学 www.moyuanwenxue.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对啊。”

    “莫不成,是贫道看错了?”

    在安北县的田东镇上,栖霞居士找到了赵家的祖坟所在。

    正是因为找到了,栖霞居士才是万分不能相信。他对顺元方丈说道:“大师,你瞧瞧,此地真是龙脉气运所钟之地?”

    “非也,只是一般吉地。”对风水术数有所研究的顺元方丈一口肯定了栖霞居士的话,道:“如居士的意思,贫僧看来,此赵家的祖宗福地,当属于一般吉地。荫得家族子孙,保宅邸平安罢了。”

    顺元方丈肯定了栖霞居士的眼光。可二人嘛,还是不死心。一连着在此片山林地带之中,徘徊了大半个月。

    最终,还是死心了。

    “罢了,二子不过天眷两分,到底能不能成事,尚是未知之数。果然,天意……看不懂啊。”栖霞居士本来蠢蠢欲动的心思,是完全平复了下去。

    “结个善缘,随人事,尽天命。”顺元方丈回道:“不入世间争龙,戏看一场人世繁华。居士,你着相了。”

    栖霞居士摇摇头,道:“贫道修道,修德行,更是修本事。如果没几分本事,就是勉强延得寿数,于天地之间,与草木有何不同?”

    在每一个故事里,总有一个主角儿。

    也许,人世间万千普通云云众生之上的真龙天子,在栖霞居士等化外之人眼中,就是天地的主角儿。那么,总有那么一些觉醒的人,不甘心当了别人的配角,想做了自己的主角儿。

    所以,挣扎与抗挣了命运的不公平,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的。

    对与错,重要吗?

    栖霞居士摇头再叹,道:“本想……罢,罢,真是天命如此,贫道无福之人。”

    “我最近当回观内闭关,如参得真意,再行出关。如不得,此生不入尘世。”栖霞居士这等誓言一出,顺元方丈回一佛礼,道:“阿弥陀佛。”

    劝,顺元方丈自然不会劝。毕竟,他们修行之人,修的是心。

    心魔何来?

    不过是心中有了迷障。

    “贫僧在此,遥祝居士心愿以尝。”

    栖霞居士哈哈大笑,随后,与顺元方丈告辞。

    庆光六年,冬,赵洪英一家回了晋阳城。

    久久阔别,杜四喜都是心生几分感悟来。

    “太久没人收拾,有些落尘了。”杜四喜打开了卧房的屋门时,如此感慨道。

    赵洪英瞧着手牵一个孩子,怀抱一个孩子的媳妇,忙回道:“我找人来打扫,你照顾香孩儿、福孩儿。我去去就回。”

    家有两小子,个个顶顶的调皮捣蛋。没个大人瞅着,保不定干什么坏事。

    赵洪英不放心两个皮实的小子,更是在意心疼了媳妇。毕竟,回来的遥远路程,媳妇小心照顾了两小子,也是人累得憨实。

    说到底儿,坐马车再是塞了垫子,总归是有些摇晃得紧。

    人乏了,回到了家里,还是忙碌太多的活,赵洪英也会心疼媳妇累着。在他看来,他家也不是穷措措,没必要顾息了几个小钱,就是凡事抠得紧。

    “不必了,这点子小事,我一会儿就收拾好。”杜四喜拦了赵洪英,笑道:“再说,你真去找人了,那不是浪费了银钱。”

    “咱家两个小子要养,指不定往后,还有孩子呢。可不能大手大脚的花消。”杜四喜虽然高兴了丈夫事事为她着想,可到底当娘的人,总想着省些家底子,好留给了后人嘛。

    “那算啥,家里不缺这点。”赵洪英想想后,说道:“要是你舍不得雇人,干脆我找人牙子,买了下人?”

    要说雇佣的人,自然不比着买人划算。说到底,在这等人人不平等的古代,买个下人真不贵。

    “咱家活少,你又常在军营里。买了下人,就是多张嘴吃饭,太不划算了。”杜四喜可不愿意买了下人。毕竟,养家的任务,全压在了丈夫的身上,她没必要让家里的开消更重了。

    “要是真买下人,也得等着你哪时不打仗了,真是回家想有人侍候了。我乐意平时忙碌些,也免得闲下来,总是思念了你这个不着家的汉子。”杜四喜与赵洪英说了些闺房里的话。当然了,小醋味儿是挺重的。

    赵洪英一听,想笑,又是忍了,才回道:“成,依你的意思。家中的银钱,你收着。有什么开消,你看着花便是。”

    “那我出门拜访下上头的人,虽说递交了公差的牌子。到底,还得联络一二。”

    听得赵洪英这么说,杜四喜就是商量着,是不是请了他营里的一些亲近兄弟,还有他们的家属来自个家吃了饭局?

    联系感情,不光至上,还是从下嘛。

    待杜四喜一提议,赵洪英就是同意了。

    待得腊月,绿珠这位庄王府的次妃,召见了一回娘家人。

    这也是杜四喜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走进了王府大院。

    两个孩子,不管是香孩儿,还是福孩儿,自然是跟随了杜四喜一起做客。当然了,不是杜四喜起了这等让孩子涨见识的意思。要杜四喜本意,是巴不得让两个孩子到邻里亲朋那里待上小半天,玩耍一翻。

    她是怕入了王府内,小孩子哪儿不懂事,犯了什么忌讳嘛。

    只是,绿珠这位王次妃开口了,杜四喜哪能不给了面子?

    于是呢,两孩子就是随行了。

    庄王府,占地大。

    这等亲王名爵下的府邸,那是气势磅礴的。

    有王府的下人引路,杜四喜和两个孩子在内院之中,也是行了大半刻钟的时间,才是到了绿珠现在居住的院子。

    “表嫂来了,这是香孩儿还有福孩儿兄弟?”绿珠挥手,让王府下人退下后,对杜四喜欣喜的说道。

    “是啊,香孩儿是老大,福孩儿是老二。”

    两个孩子,香孩儿是启了蒙学,自然是以学子礼,对绿珠躬身应了话。小模样挺像了小大人,道:“见过姨母。”

    “好,好。真是长得俊,像表哥,也像表嫂。”绿珠拿了桌上的锦盒,打开了后,里面是些小玩具,不过,甚是精致。她笑道:“香孩儿,拿着玩。”

    “姨母跟你娘聊着玩儿,你去院里耍耍,姨母让人陪你如何?”指着丫鬟,又是招呼了专门陪小孩子玩耍的一群娃娃进来后,绿珠笑着说了话道。

    瞅了两眼后,香孩儿有些高兴。他又望了亲娘一眼,得了杜四喜的同意眼色后,高兴的应了。

    等香孩儿领了小玩伴们,是出了屋子后,杜四喜忙道:“表妹……客气了。”

    先是唤了表妹,也是表示了亲近。当然,见着绿珠没什么异样后,杜四喜才是说了心底话,道:“想是香孩儿不来,你定不会专门唤一群娃娃入府吧?”

    “唉,这让洪英知道,还不得怪我,让表妹为难了。”杜四喜说话时,也是有些掬紧着。她这么说了,除了找话头,也实是纳闷了,不懂得这位表妹次妃的用意何在?

    “表嫂过虑了。”

    “一群娃娃热闹点,我看着觉得心情好。哪跟香孩儿有什么关系?”当然了,要说真没关系,也是不对的。

    平日里,绿珠是绝对不会如此做的。她这么做,也是想让香孩儿这般小娃娃在府里自在些。

    真做下了顺心意的事情,绿珠就没给自己表了功劳的意思。顺手之举,如此而矣。

    “倒是表嫂,还带了福孩儿来,瞧瞧孩子小,正是贪睡的时候,也是我没思量对。”看着在杜四喜怀里,慢慢闭了眼睛,呼呼睡起来的福孩儿,绿珠陂些歉意的说道。

    “没事儿,两个孩子在身边,我也是放心些。”

    杜四喜这般说了话后,还是忍不住又问道:“你在王府里,过得可开心?”

    “挺好的。”绿珠回了话,还问道:“对了,表嫂进王府里,去拜会王妃时,王妃有什么交代吗?”

    既然是次妃,庄王府的主母就是庄王妃。绿珠随口一句话,本不在意。谁料想,杜四喜肯定的回了,没拜会了王妃时,绿珠脸色变了。

    “下面的奴才,倒是胆儿大。”

    “我原以为,这是你让来引路的下人,总不会错了规距。那……这失了礼数的事情,是不是给表妹带来了麻烦?”想想前一世,狗血剧里的宅斗那么回事,杜四喜经不住脑补了。

    “也是我的错,我原应该提一句,说是先给王妃请个安。”杜四喜懊恼的说道。

    “无妨,待表嫂离开时,我领表嫂一起给王妃请个安便是。”绿珠哼一声,又是笑了起来,道:“表嫂别在意,咱们王妃一惯是大度的,不会在意了这点小事。”绿珠嘴里这么说,心里头可清楚着,有人给她下了拌子。当然,她是不在意的。

    在绿珠看来,她与王府的女眷们,就是表面上斗一斗。实际上,双方斗出火来,她也吃不着亏欠。

    有李仕及护着,这些女眷们,除了动些上不得台面的小麻烦。也没什么强硬的手段,敢真正的冲着她使来。

    “那便好,总担心你报喜不报忧……”最后,杜四喜和着稀呢。她清楚着,有些事情心知肚明,总归不能挑破的。

    在杜四喜瞅来,绿珠于庄王府的生活,怕是波澜壮阔的。要不然,她一个外人进庄王府,怎么会被下人给涮了呢?

    别看绿珠说什么庄王妃大度,真大度了,难不成庄王府的规距就是摆设着,让下人逗乐玩意儿?

    要如此,杜四喜倒不知道应该暗想庄王妃治家无方了?还是绿珠实在太心宽了?

    “我在王府,不会有什么事儿的。表嫂,你跟表哥无需要担忧。”绿珠说了此话后,又是看了周围一眼,侍候的丫鬟明了,便是福礼告退。

    待无旁人时,绿珠又道:“府里有些事儿,我不好明讲。不过,表嫂跟表哥讲一讲,这些日子最好待营里。无事,别外出了。有些朋友,暂时不联系总是好的。”

    绿珠这么一叮嘱,杜四喜脸色微变,忙自镇定了一翻后,应承了话,道:“一定,我一定会叮嘱了洪英。”

    事关了丈夫的安危,杜四喜觉得她有必要,听了绿珠的好意之言。

    “本想着,表哥去了南平国,应该不会那般快回来。未料,居然是年前便归。”绿珠此时一吐此话,杜四喜的心头危机感,更是重了三分,问道:“是不是关系甚大?”

    “那你在王府里,有没有危险?”

    杜四喜对绿珠的关心,是实在的。

    二人说是亲戚,不如说是闺蜜。那些在东京城和晋阳城的普通小日子里,杜四喜和绿珠又没有矛盾,自然是建立了友谊的。

    “我无妨。”

    自然不是真无妨。只是,有些话,绿珠不能讲明了。何况,她没跟表哥表嫂说了李仕及的身份,没提了她在庄王府里就是担个次妃的名……

    有些事情,做了,就不能说的。

    绿珠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既然嫁了李仕及,就想再给旁的亲人添麻烦了。

    “表嫂你想啊,我是庄王的次妃,能有什么大事?”

    绿珠笑笑,陂不在意的回道。

    故作了轻松的绿珠,还真是唬住了杜四喜。

    杜四喜随着绿珠的话想想后,也是觉得,她也许多虑了。

    庆光六年,很快过去了。

    庆光七年,元月初二,是福孩儿满周岁的日子。

    杜四喜与丈夫赵洪英商量后,给次子办了小小的抓周宴。请的宾客,也是亲朋好友。至于绿珠那儿,自然也是送了请贴。

    至于,绿珠来不来,那是两回事。

    事实上,就如杜四喜所料,绿珠差人随了礼来,本人没来参加了小宴。

    听得王府的下人回话,杜四喜方知,绿珠生病了。所以,不便带病来参加了福孩儿的抓周小宴,怕给孩子过了病气。

    离着庄王府距离到不远,都是一个晋阳城内。只是,隔着的规距与等级,就是差太远。

    杜四喜给来送礼的人,封了红包。又是拿了自家的一些小吃食,请王府的送礼人,帮忙送去了绿珠的跟前。

    说不得,比起了绿珠送来的厚礼,那回礼的差距就像是宝马与qq,完全不同档次啊。

    当然了,杜四喜的想法嘛,就是觉得礼不重,端端表达了一点心意儿。

    待吉时到,福孩儿抓周了。

    小家伙跟他哥香孩儿不同,没抓了小弓箭,而是一把抱着论语等书籍,就是不舍撒了手的小模样。

    旁边的人,自然是祝贺了杜四喜夫妻,说是老赵家出了读书种子。

    赵洪英笑的得意,杜四喜是绝对瞧了出来的。

    “福孩儿的性子,跟老大不同。瞧着文静知礼,是个读书的料子。咱们赵家也盼,将来真能出了读书人,改了门楣。”赵洪英捻一捻他修理过的小胡子,整个人是神彩夺目,飞扬姿意道:“天下总会平静,我这一辈就算是盼不到,香孩儿、福孩儿那一辈,一定能等得。”

    “天下间,分久必合嘛。”

    借用了名言,赵洪英对杜四喜还是述述说道:“将来,咱们家真是转换成了书香门第,儿孙都是有福的人。”

    当武官,就是性命拼。

    在赵洪英看来,盛世之时,还是文官得意啊。

    马上能打天下,马上可治不了天下。这最终,笑到后面的人,还是当文官的。

    “成,有洪英你的话,咱家总能培养出读书人。”还别说,想想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后,对于丈夫一心培养儿子,当了未来的读书人,杜四喜并不觉得有些不好的。

    就像丈夫所言,天下安定后,还是当文官好啊,福利待遇好,还不像武官一样得拼命挣前程。

    初春,还没什么像样的菜蔬。

    北方的大地,依是凉意凛然的。所以,杜四喜家早早没开了的豆腐坊,杜四喜是租了出去。她平日里就是在铺子的门廊处,留个位置偶尔寄卖些豆芽菜之类的不费事活儿。

    虽不挣多少钱,好歹有几个,算几个添头。

    “咦,你是杜氏?”

    一个陌生又带点熟悉的男音,让杜四喜吃一惊。她抬头,正见着的人,就是前夫施恩亭。还有施恩亭的族叔,原施家的族长。当然,二人身后,还有些族人和仆从。

    瞧着施家人的打扮,就是富贵发达的样子。

    杜四喜想了想后,漠然回道:“小妇人不识得郎君。”

    “郎君,是不是认错人了?”

    杜四喜的否认,让施恩亭愣了一下,随即,施恩亭大喜,回道:“正是如此,我看错人了。”

    旁边的施家族长催了话,让赶紧离开。

    倒是一个施家的小后生,嘴里嚷嚷了话,道:“堂兄哪会认错,明明就是嫂嫂……”

    “你乱说什么话?”那施家族长给了施家小后生一个巴掌,拍得这个小后生的肩膀都是狠狠的抖了抖。

    “咱们有事,都别担搁了……”施家族长发了话,催了离开。

    杜四喜收敛了眼帘子,装了浑不在意,与施家是陌生人的样子。

    到是铺子内,突然窜出了香孩儿,还有这孩子领着的福孩儿,两个男娃娃大的牵小的,连连对杜四喜唤道:“娘,娘……”

    有两个娃娃的合奏音,本是离开的施恩亭是回头望了一眼,刚刚好看见了杜四喜半蹲了身,抽了帕子给两个额头见汗的男娃娃擦了汗。

    “跑什么,娘在这,还能丢了吗?”

    “说吧,出了什么事?”

    隔不远着,杜四喜的声音传来。施恩亭听得耳里,哪会不知道,他没认错人。这声音,还有这容貌,不会错的……

    只是,使君有妇,看样子罗敷有夫,他就是认了前妻,还能如何?

    两人必竟已经合离了啊。

    七出无子,是为女之罪也。当初,就是凭着这一条,施恩亭如愿以偿的休了糟糠妻……眼下里,想想还是膝下空虚,了无子嗣。施恩亭离开的脚步,有些沉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