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推荐阅读: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暖婚33天随身系统:暴君,娶我

一秒记住【墨缘文学 www.moyuanwenxue.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京城赵府很热情,热情到了寄宿的杜四喜和赵洪英夫妻都不忍开口,提出了搬出去另住。

    每晚,夫妻二人除了叹两声,实在没法子。

    亲戚很给力,完全急人所急,也不是什么好事。

    “要不,咱们暂时不想这事。反正孩儿要□□月份才出生。”杜四喜免得丈夫赵洪英急上火,给了一个建议道。

    赵洪英摇摇头,道:“二叔公、堂叔和洪贵堂弟是热情,可府上的婶婶和仆人们,却是言不由衷。”作为市井小人物,察言观色是做买卖必需要的技能。赵洪英从一些蛛丝马迹上,还是体会得来,借宿别人家里当客人,平日行事不方便啊。

    杜四喜见丈夫赵洪英都点透了原由,也便不再劝了。毕竟,他们夫妻在京城赵府,是住得跟铁锅上的蚂蚁一样忐忑不安。

    当然了,杜四喜夫妻住得心里头不舒坦,赵家太婆婆这位赵氏的最高辈儿,却是乐不思蜀啊。赵镇安这个儿子,见天闲着,自然是彩衣娱亲,给赵家太婆婆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数的欢乐与色彩。

    三月三,上巳节。

    皇家举行了曲江宴,民间自然有揩酒踏青以庆贺。

    赵镇安老爷这个儿子,是陪着亲娘赵家太婆婆往东京城江边去游乐,赵府上的晚辈们自然随行了。此回赵府出行,缺了当官的赵添禄和赵洪贵,余下的赵府女眷们那是挤了赵家太婆婆跟前,一直说了好话捧场儿。

    赵洪英没凑前,是护着怀孕的杜四喜落后了些步伐。

    春风吹,晴朗日。

    碧空如冼,树叶嫩脆动人。不过,河边游人如织,倒显得份外喧嚣。

    “出来走走,见着热闹的景致,真别有风情。”杜四喜赞叹了话,觉得她有一种看了《清明上河图》的现场感。

    “你要喜欢,我常常陪你走走便是。”

    赵洪英这么一说,杜四喜捂嘴就笑。她道:“你陪我,我自然觉得万般好。只是,咱们要当爹娘的人,哪能老找闲功夫,尽想着贪玩?那不是大人,而是小孩儿的乐趣了。”

    夫妻二人说得乐呵时,杜四喜突然神色一动。

    赵洪英自然是注意到了媳妇的不对劲,他问道:“出了何事?”说罢,还是四处打量了一下。

    杜四喜用手指了指侧面的不远处,说道:“那儿,可瞧着一对璧人,是才子佳人的模样。呐,就是一袭天青色仕子服饰的青年;一个海棠色儒裙装束的少女。”

    “瞧见了吗?正站了河边拱桥的护栏处。”杜四喜提示了地点。

    赵洪英瞅了两眼,问道:“旧识?”

    杜四喜点点头,一边抚了抚小腹的孩儿,一连缓缓的说道:“那青年,是与我和离的前夫;那少女,可能是他攀上的高枝……”

    说着这翻话时,杜四喜无悲无喜,她只是在心中,为原身叹一声不值得。

    赵洪英突然伸了手,握紧了杜四喜的手,声音镇定的道:“我不是他,咱夫妻过一辈子。”

    “嗯,有你,我足矣。”杜四喜轻轻捏捏赵洪英的手,抬头对赵洪英笑得春花灿烂,肯定的回了此话道。

    此刻,远处的河边,似乎被灼灼目光注意了。施恩亭回了头,寻了视线的主人。然后,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施恩亭眼中,闪过了几缕吃惊之意。

    他面前的少女问道:“施郎,怎么了?”

    “见河边杨柳青青,陂为感怀春光明媚。”施恩亭赞了一声,道:“香来何时惜,借春到湖心。不是柳色早,而是晴雨亭。”

    指了指不远处的晴雨八角亭,施恩亭吟了小句。

    这会儿,他自然是逗乐了面前的少女刘莲香。而那个陂似前妻的身影,被施恩亭扔往了脑后。

    施恩亭认为,他那个村妇前妻,必是在穷乡小县的田东镇,岂会来了千里之外的东京城?想是东京城繁华如斯,他是认错人了。

    贞定四年,天热炎炎。

    东京城的百姓,似乎是避暑,又似乎是避了城内的异常。总之,出门者甚少。

    赵府内,杜四喜于葡萄架下纳凉时,也听得赵府上的丫鬟们传了一些小道消息。

    晚上,歇觉时,杜四喜问了话,道:“洪英,外面是不是不对劲头?”

    “我听着府内的下人们都在传,诸侯们进京城了。你说,会不会打起来?”杜四喜带着些惧怕的态度,是露出了她的担忧。

    杜四喜的忧,是为诸侯入京城而来。

    原由嘛,就是不来京城,那是不晓得打仗对百姓而言,太是影响甚大了。

    想大梁朝开国以来,区区两朝帝王继位。东京城的百姓就像是韭菜一样,被军队收割了几个来回。

    大梁开国帝王夺大唐末帝的龙椅时,军队开了杀戒,东京城血洗过。

    大梁高祖被儿子,眼下的贞定帝赶下龙椅时,贞定帝借过藩镇淮南节度使的军队进行兵变。东京城像是赤果果的美女,又被强行的xx过,再次血洗一遍。

    总之,诸侯齐齐又入京城了,满京城的百姓都担心,贞定帝兵变一事,又来一回啊。

    “不知道。”赵洪英说了这话,又补充了一句,道:“不好说。”

    别说杜四喜担忧,赵府上下百十口人,人人都担心这事。

    “你别怕,我总护你和孩儿的周全。”赵洪英搂了杜四喜到怀里,宽慰几句,道:“二叔公打了一辈子的仗,堂叔也是朝廷里的人,他们对风吹草动灵敏着。放心,赵府有生存的技巧,没那么容易倒的。”

    杜四喜依偎了赵洪英的怀里,听着丈夫那“扑通”“扑通”的有力心跳声,轻轻回道:“我信你,我信你的话。”

    “只是最近,你少出府。外面乱,你在外面,我担心。”杜四喜劝了话道。

    “好,我尽量少出府。没大事,我不出去,陪你和肚子里的孩子。”赵洪英答应了话道。

    事实就是,赵洪英答应的爽快了,可他还是失约了。

    诸侯进京城了,有人拿着请贴,上了赵府的门,指了赵洪英的名。

    赵洪英一看贴子上的落名,没二话,直接就赴了约。

    英雄楼,是坐落在东京城南的一家酒楼。这是一座四层高的建筑,在周围一排排的双层木楼衬托下,显得非常高大壮观。

    赵洪英赴得约,请客的主人是晋藩的将军李仕元。

    见着这位李将军后,赵洪英发现,此人眉眼间跟晋藩的世子殿下李亚子长相,陂有些相似。

    “听世子殿下提过你,说你武艺了得。本将军此来东京,特别想见见世子殿下口中的英雄人物。”李仕元背着手,立于楼道之上,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赵洪英。

    “世子殿下过誉,小人区区匹夫,当不起世子殿下的夸赞。”赵洪英拱手回礼,又道:“还未请教贵人的身份?小人尚且不知如何称呼贵人。”

    李仕元看着摆低姿态的赵洪英,一步一步从楼梯上走下来。

    若说,晋藩世子殿下李亚子给人的感觉,是天资洒脱,威仪不凡。那么,面前的将军李仕元,就是冷清如松,挺拔昂然。

    “晋藩归德节度使李仕元,就是我。”

    “小人见过节度使大人。”

    一地军政首脑,统兵治地的节度使,自然不是小人物。而且,赵洪英到了当武官的京城赵府,自然也是消息不再在落后了。归德节庆使李仕元是谁?赵洪英是知晓的。

    这位是晋王的庶长子,世子李亚子的庶兄。

    “不必虚礼,我来,是应了世子殿下的托负,给你指一点活路。”李仕元依然冷着脸,淡淡的开口说道:“是死,是活,全在你的选择之中。”

    “还请大人赐教。”

    关乎生死,关乎了赵家百十口人的安危,赵洪英上了心,恭敬的说道。

    “你若想活,就到晋藩在东京城外的军营参军。你若想死,自可离去。”指着敞开的大门,李仕元的语气没半点起伏,像是喝了白开水一样的平淡。

    “我若参军,家人、族人呢?”赵洪英思了不过片刻后,问了他关心与在意的事。

    李仕元听得此话,表情丰富了一些,他扬了嘴角,唇边的弧度似乎含了笑意,道:“晋藩军营,本将军掌管。行营处,有民夫驻扎的杂营,可暂时给你的家人、族人借居。”

    信与不信?

    这两个念头在赵洪英的脑海中挣扎,最后,不肖多想了,赵洪英作出了选择。他半跪了下来,单膝于地上,道:“小人愿入晋藩,尽一些绵薄之力。请将军给予宽容,让小人能照顾家人、族人安顿一二。”

    “接着,这是给你的。”啪的一声,一块铁牌子,从李仕元的手上,扔在了赵洪英的跟前。

    赵洪英的头顶上,更传来了李仕元的声音,道:“持此令牌到军营守卫处,会有人给你引路。”

    “谢将军。”捡了令牌到怀里,赵洪英的心头开始烫了起来。他想,在捡令牌的那一刻起,他还是注定了,要踏上一条用命拼活路的独行道了。

    “退下吧。”

    李仕元简单的三个字,落于赵洪英耳里。赵洪英起身拱手作一礼后,告辞。

    归德节度使李仕元望着赵洪英离开的背影,想着世子殿下李亚子的交待,脸上浮现了笑意,自语道:“真金还需火炼,刃锋还得主人。苍茫大地,试剑英雄,谁是持太阿之人?”